一、做好防灾前期准备
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工作。一方面,应开展风险预判,提前锁定风险点。结合菜地位置,评估其是否处于低洼积水区;检查温室、大棚、遮阳网、排水沟渠等农业设施的稳固性、密闭性和排水能力;根据蔬菜种类及当前生育期,尤其关注处于幼苗期、花果期等抵抗力弱的作物,预判可能面临的威胁。
另一方面,应做好应急物资储备。提前准备好棚膜压膜线、加固绳索(地锚)、沙袋等防灾加固材料;备好抽水泵、水管、疏通工具等排水设备和遮阳网、备用种子(速生叶菜类)、肥料、杀菌剂、杀虫剂等灾后恢复物资。
二、持续高温应对技术措施
1.科学降温。设施蔬菜可安装遮阳网、排风扇、湿帘风机系统及微喷(弥雾)装置等降温设备。露地蔬菜可使用反光强的白色地膜覆盖或虫害较少的玉米、小麦等秸秆覆盖菜田地面,覆盖厚度应达到10厘米,也可实施“膜+秸”双重覆盖,有效隔离热源降低根际温度。对叶菜类、苗期蔬菜等,可搭建遮阳网简易平棚遮阴。
2.水肥管理。高温季节,追肥要注重氮、磷、钾肥的配合施用,忌偏施氮肥(高温下氨挥发损失巨大、烧苗风险高、根系吸收效率低、加剧病害),可适当补充磷钾肥(增强根系活力与抗逆性)。叶面肥可选用0.2%尿素、0.3%磷酸二氢钾、0.08%钼酸铵或含氨基酸、钙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复合叶面肥,喷施宜在早晚凉爽时段进行。持续高温干旱时,要保证蔬菜植株水分供给,浇水应在早上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,宜采用小水勤浇或滴灌(渗灌)方式进行。番茄、辣椒等易发生日灼、裂果的作物,可喷施0.2%~0.3%磷酸二氢钾或含钙叶面肥增强抗性。
3.病虫防控。高温干旱易发生病毒病、日灼病等,高温高湿易发生瓜类白粉病、蔓枯病,茄子、辣椒黄萎病,番茄青枯病、根结线虫病,豆类锈病等。应及时移除田间病株残体,减少病源;及时疏除老叶、病叶,改善通风透光。推荐采用防虫网阻隔、杀虫灯诱杀、粘虫板诱杀、诱捕器诱捕、释放害虫天敌(如丽蚜小蜂)及使用生物农药(如苏云金杆菌、印楝素)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病虫防治。
三、大风、暴雨、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应对技术措施
1.加固棚室设施。检查并紧固所有棚膜压膜线、卡槽,确保棚膜紧绷无破损。老旧骨架、土墙日光温室需特别加固。大风预警前及时关闭通风口。
2.畅通排水系统。全面清理、深挖棚室周边及田间排水沟渠,确保沟沟相通、排水通畅无阻。低洼易涝菜田,提前备好抽水泵,确保随下随排,严防积水沤根。
3.冰雹防御与应对。密切关注预警信息。冰雹来临前,有条件的可迅速在棚膜上覆盖草苫、防雹网或高强度遮阳网进行缓冲防护;露地蔬菜可临时覆盖无纺布、塑料薄膜等。
4.灾中应急管理。遭遇大风暴雨,首要确保人员安全。强降雨中,需防止雨水倒灌棚室。若棚膜被砸破或掀翻,天气稍稳后立即进行临时修补,防止“伤口”扩大。
5.排涝防病抢复产。灾后应立即抢排田间及棚内积水,加强通风散湿,及时喷施杀菌剂防病,并喷施叶面肥以促进植株恢复。对损毁严重地块,应及时清园消毒,并抢种速生叶菜或适季蔬菜。